提案选登
关于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打造食品安全城的建议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18-01-19 | 浏览次数:已点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不能有丝毫拖沓和疏忽大意。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发展与消费者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新阶段,20101220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时,拟将食品安全渎职罪拟入刑法,再次提升了我们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高度。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网络食品交易纳入监管范畴。可见,我国政府对待食品安全的空前重视和整治决心。

最近几年,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从食品生产源头到消费餐桌的全面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很丰富的经验。如果能够借助全国政治食品安全的东风,将哈尔滨市打造成食品安全城,对提升哈尔滨省会城市的品牌效应,无疑大有裨益。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管理,营造我市食品安全的大氛围。

食品安全从目前来讲,主要还是取决监管部门的管理力度。我市虽然制定出台了一些制度和办法,但是在执法力度上还应该加强。监管体系和制度的设置并非一劳永逸,面对新问题,监管措施应该灵活应变、与时俱进,不断进行配套升级,让办法跟得上甚至跑得赢变化。

1、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许可制度。

对我市所有从事食品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严格执行准入制和许可制审核,继续做好《食品流通许可证》核发工作。对无证、无照的经营者无论什么原因,一律坚决取缔。特别是对学校周边的流动食品销售者、早市或者其他菜市场的食品经营者,更要加强建立市场准入和许可证制度。同时,要保证信息录入和档案管理,对因经营不合格食品的企业或者个体业户实行“一次性取消资格制度”,即发现经营者有一次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行为,立即取消市场准入和许可资格的申请。同时也应杜绝单纯的以罚单代管现象。

2、建立食品安全标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食品安全涉及的标准越来越复杂,我国目前也正在加紧制定修改相关标准。在有些国家标准没出台前,我市也应该以长期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为前提,结合我市食品生产、销售的特点,对营养指标、农药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及毒理等各项指标制定严格的限量标准。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不仅能科学地评定食品安全程度,也是职能部门严格执行的重要尺度。

3、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机制

经营者的诚信和守法是食品安全最根本的保障,危害性食品往往是经营者利欲熏心的直接产物。我市有关部门虽举办了多期培训班,但普及性还远远不够。只有让经营者自觉地不参与危害性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性,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证食品的安全。

4、健全奖惩机制

对合格食品的经营者和不合格食品经营者分设不同的奖惩机制,有奖有罚,奖可以重奖,罚更应该重罚。对连续几年没有违法行为的经营者,除了予以一定的物资奖励以外,继续开展诸如星级评定等荣誉性奖励,以增加守法经营者的诚信度,提高其知名度;对无视食品安全的经营者加大处罚,大幅增加其违法成本,对符合立案标准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5、加大执法、线上线下形成一体化监管

虽然,监管部门对实体餐饮企业的监督,已经形成了相对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对互联网催生的新兴产业“网络订餐”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加大执法和线上线下形成一体化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探索符合互联网特点的监督执法措施,建立食品源头追溯机制,针对网络聚集效应以及互联网传播注重口碑等特点,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公示曝光力度,鼓励新闻媒体和市民发现和举报违法案件线索,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二、 加大宣传,提高我市食品安全的知名度。

我市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了工作规划。但是,我市在食品安全的对外宣传工作尚有不足。广泛宣传我市食品安全成果,不仅能带动食品加工的产业链,对提升我市的城市品牌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个城市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城市诚信度的根本体现。将食品安全打造成为我市的城市名片,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久浩大的工程,也是造福市民的上善之举。如果有一天,只要提到哈尔滨生产的食品,人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食用,那么,能生活在哈尔滨这块土地上,就不仅仅是我们的骄傲,而是我们的幸运。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