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

杨靖宇与道外靖宇大街

来源:哈尔滨市政协网站 |  日期:2019-11-18 浏览次数:已点击:

抗日英雄杨靖宇是哈尔滨市道外区的第一任区委书记。曾经在道外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同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当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那里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

道外区 原正阳大街,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初到哈尔滨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抗战胜利后,为缅怀先烈,将正阳大街更名为靖宇大街,让英名永在,青史长存。

1910 年,这条街上的正阳楼生产的中式风味肠、松仁小肚、羊肉制品成为中国人喜爱的食品,也吸引了不少居住在铁路附属地的外国人。于是,人们将哈尔滨的第一条中国商业街称为正阳大街。正阳大街位于道外区的中心地带,被视为中国共产党红色交通联络站的东华学校在大街东头,历次大规模的反日示威游行,正阳大街为主要集合地点之一。

时年 26 岁的杨靖宇于 1931 年冬到哈尔滨。最初任全满反日会党团书记、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后任哈尔滨市委书记兼反日总会会长,兼任满洲省委军委书记。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1929 年被党派往东北工作。刚到哈尔滨时,杨靖宇住在正阳大街 48 号院里的一间平房中,当时正值哈尔滨的冬季,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杨靖宇没有社会职业,党的活动经费很困难,每月只有组织上给的 9 元钱生活费。为了节省开支,他住在屋里很少生火,行李也只是一套单薄的被褥,身上经常穿着一件褪了色的旧布大衣,脚上是一双黑布鞋。

1932 年初,杨靖宇参与领导了全市反日大示威游行和支援哈尔滨保卫战活动。在法西斯统治的白色恐怖下,杨靖宇经常深入到道外区的皮鞋厂、毛织厂和各中学,以及呼海铁路、郊区农民中进行党的工作,建立基层组织和发展反日会会员,凭借在白区工作的经验,他机警、沉着,多次化险为夷。由于杨靖宇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遇事沉着冷静,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哈尔滨市党的组织和反日会发展很快,很短时间内就发展党员 110 多人。

1932 8 月,哈尔滨市发生空前的松花江洪水泛滥,道外区一片汪洋。伪满政府虽然在南岗文庙和女子中学设立了难民所,但大多数灾民仍露宿街头,饮食无着。更有甚者,日本侵略者将一些饥寒交迫、表现不满的灾民处以极刑,以镇压人民的反抗。杨靖宇组织党员先是帮助老弱灾民逃往南岗安全地带,接着又以灾民身份发动并领导灾民奋起斗争,要求日伪当局给饭吃、给水喝、给治病,要避风雨。杨靖宇穿着破烂衣服,混迹于难民中间,把自己刻印的传单偷偷塞到难民所里,上面写道:乡亲们,我们不能做无知的愚民,大家想想,是谁不修江堤,不顾我们死活?是谁在敲诈勒索……”

1932 年秋天,杨靖宇以满洲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前往南满巡视。当时,组建半年初具规模的南满磐石抗日游击队,由于主要领导人杨佐青负伤,使抗日游击队群龙无首。杨靖宇在年底将海龙和磐石两支游击队合并为南满游击队,队伍扩大到两千多人,杨靖宇被任命为政委。之后,游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在师长兼政委杨靖宇的领导下,在吉东辉发河两岸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南满抗日联合军成立后,杨靖宇被各路抗日首领推举为总指挥。不久,联合军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在抚松与濛江间建立了抗日根据地,队伍扩大到近万人,直接威胁到辽宁至朝鲜的日本侵略军东北生命线。以致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惊呼共: 匪杨靖宇执拗反日,造成皇军心腹大患,南满地区势必成为治安肃正的重点。

1937 7 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靖宇将军组织部队分散活动,依靠群众,保存实力,寻机歼敌。他亲率小分队在敌寇重重包围中,顶风冒雪,忍饥挨饿,连续苦战。在一次重大战斗中,由于叛徒告密,暴露了抗联总部的行踪。为了摆脱日军多支讨伐队跟踪追击,杨靖宇将部队化整为零,单独率领一支小分队在濛江西部、辉南东部转战五十余天,作战四十余次。陷入敌人重围后,于 1940 2 23 日,在濛江县西南保安村三道崴子与敌人交火中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 35 岁。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地剖开杨靖宇的遗体,经日伪医院化验,肠胃中不见一粒粮食,仅有少许树皮、草根和棉絮。残暴的敌人将杨靖宇将军的首级割下,装入玻璃箱送新京(长春)邀功。

五天之后,杀害杨靖宇将军的关东军南满讨伐队竟在保安县召集濛江县村长以上官吏参加杨靖宇将军的慰灵仪式,日方通化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亲自主祭。原来杨靖宇将军遗首送关东军司令部后,日本关东军南满讨伐司令官野副昌德竟然夜夜梦见杨靖宇将军伸手向他要头,醒来便头痛不已,不得不制作一个木雕人头,随棺安葬,聊以慰藉。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杨靖宇将军遗首作为标本存放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科药品库,被长春医学院接收。 1948 年,我军围困长春期间,地下党派专人打入进驻长春医院的国民党第一兵团骑兵第二旅卫生队,设法将杨靖宇将军遗首运出。长春解放后,立即送交松江军区前线指挥部转运哈尔滨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1958 年,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将军烈士陵园落成,杨靖宇将军遗首、遗骨在这里合葬。

哈尔滨人民对杨靖宇将军的功绩是世代相传的。1946 7 7 日,原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在庆祝抗战胜利大会上提议,将抗日英雄杨靖宇战斗和工作过的道外区正阳大街更名为靖宇大街,后来又将道外公园(原滨江公园)改为靖宇公园,将正阳小学更名为靖宇小学。现在,靖宇大街上,有许多以杨靖宇烈士命名的单位和部门,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缅怀先烈、学习英雄事迹的重要场所,也使得杨靖宇烈士的英名永在,青史长存。

2004 8 15 日,哈尔滨市在道外区靖宇公园内举行了隆重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雕像落成仪式,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为雕像题词。

雕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象群教授设计制作。雕像整体上采用写意手法,雕像中被寒风和飘雪吹起的帽子和大衣,体现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将军左手握枪随时准备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同时枪在套中蕴含着即将爆发的无穷力量。2005 8 15 日,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的东北抗日武装的脊梁主题展厅里,新落成一座高 4.2 米、重达 650 公斤的巨型杨靖宇将军铜雕像《脊梁》。这座铜雕像以高大、厚重的历史形象成为全国最大铜雕像。杨靖宇将军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革命精神长存。

以英难名字命名的靖宇大街,在哈尔滨解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街两侧楼房林立,商业繁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商业逐步实行转制、转轨,靖宇大街又呈现出勃勃生机,涌现出一批新型的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新的大型商业经营格局。杨靖宇将军如果目睹他奋斗终生换来的今天,看到靖宇大街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也定会欣慰地含笑九泉。(作者:道外区政协委员 黄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