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从源头上夯实种植业增产提质增效基础


日期:2020-09-25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员会

 

据调查,危害我省农作物的主要病害有611种、虫害283种、草害68种、鼠害11种。近年来,我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治,深入推进农业“三减”,粮食产量持续提升,农药用量持续下降,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管理上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2018年开始,省财政设立了绿色植保预算资金,有力推动了我省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

一、初步建立了全省覆盖到乡级的病虫害在线监测网络体系。全省已建立2200个乡村病虫害监测网点,每个网点聘用一名兼职植保员,负责5-10万亩左右农田病虫害监测调查任务,同时也承担指导农户科学防控任务,对解决病虫害信息和科学防控指导“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配套建立了数字化在线监测管理平台系统。监测点调查员利用手机APP,将田间病虫害信息实时上报到省、市、县三级植保部门的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实现了病虫害信息的自动定位、规范调查、自动上报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2020年网络平台已获取病虫害监测数据3200多万个、照片超过10万张。目前是全国唯一一个省区全覆盖的病虫害在线监测网络体系。

三、摸索形成了一套成功的管理机制。从2012年开始,我省就开始试点建立乡村病虫害在线监测网络体系,经过多年应用和不断的完善、改进,在田间规范调查、任务分级管理、调查员科学管理和激励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套简便、规范、高效、智能化的管理机制和成功经验。

我省通过在线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有效提升了病虫害监测预报的覆盖面、时效性和面向农户的科学指导能力,同时也较好地缓解了县级植保部门专业人员极度短缺的问题,乡村监测网络体系已经成为全省公益性植保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省农作物耕地面积高达2.39亿亩,特别是要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目前的监测预警体系还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病虫害防控工作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是随着气候变暖、雨水增多,规模化种植和高产栽培,使得病虫草害呈多发、重发态势,防控压力不断增加。二是防控用药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省农药总体用量仍然较高,2019年我省农药总用量高达6.42万吨,农田每年平均使用农药超过2次。三是农户科学用药意识不强,在农药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不论是否发病,盲目打“保险药”,或存在侥幸心理,病虫害为害严重了才不得不打药,防控中为了提高防控效果,也习惯加大农药用量。

面对严峻的病虫害防控压力,针对我省万亿级产业发展需要和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需要,亟需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科学防控指导水平,提升种植业防灾减灾能力。为此建议:

一、将病虫害监测网点覆盖到村级。我省耕地面积大,目前2200个监测网点,平均每个监测网点负责的面积多达10万多亩,任务重,存在监测和指导不到位问题。根据病虫害监测和管理方便的要求,我省需建立1万个病虫害监测服务网点,做到村级全覆盖,平均每个监测点负责2万多亩耕地,可大幅度提升监测和服务到位率。

二、全面提升监测预警水平。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在线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配合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配备,建立植保信息大数据信息平台,开展手机端APP服务,全面提升监测信息获取、服务和网络体系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配合监测农作物品种抗病性和预警技术的提升,打造全国技术领先的监测预警网络体系。

三、稳定监测预警工作经费。监测预警体系建立起来不容易,维护运行更重要,省级财政应有较充足、稳定的经费作为保障。我省需要监测的重大病虫几十种,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等重大害虫对我省构成了新的威胁,目前省级经费远不能满足需要,应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省情实际逐步予以提高。目前很多省份都在加大监测预警投入,比如,吉林、辽宁今年单就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就分别投入了1120万元和1152万元。我省有全国领先的体系建设基础和管理经验,通过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全可以持续保持病虫害监测预警在全国的排头兵地位,为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树立样板,为我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夯实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