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民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日期:2020-09-25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黑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建设“农业强省”的工作安排,提出打造农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新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据有关部门统计,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800亿元,增长10.4%,飞鹤乳业销售额突破百亿并成功上市,初步形成了“养、繁、加、储、运、销”的全国布局。全省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体呈现出增长势头强劲、加工转化提升、产业链条延伸、企业竞争增强的良好势头。

民营企业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省农副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所有制构成中,非公经济企业数量占比超过了97%,是推动产业发展、解决就业、帮扶脱贫攻坚的绝对主力,在打造农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方面起到了“顶梁柱”作用。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省民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依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企业主体偏小偏弱。粮食企业规模小,经营单一、粗放,产业不集中,与上下游产业融合不够,竞争力和带动作用不强。目前,我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基本上是上游种什么、养什么,就加工什么,还没有形成专用化、专业化,一定程度影响加工产品的品质提升。另一层面,加工主体整体偏小偏弱,不能延长延伸产业链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或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二、品牌保护意识不强。我省农副产品品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影响力较弱,不善于保护品牌。龙江优质大米通用名称“稻花香”,近年来因福州一家米厂的抢注“稻花香”商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上百家企业所生产的“稻花香”大米全部变成了盗版米,纷纷被告侵权,严重地影响了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全国粮食市场的正常经营,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

三、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小规模粮食加工企业享受不到粮食产业政策的扶持。难以做大。在生产领域,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主要补助农民和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储藏、保鲜、烘干设施,他们不是补助对象;在流通领域,粮食千亿产业主要扶持上规模的大企业,商贸流通项目主要扶持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村电商,他们也难以成为扶持对象。

四、企业用工存在短缺。随着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粮食高等院校被撤并,粮食专业基本上停办,企业招聘不到粮食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人才断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线工人的老龄化趋势加剧,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工人已近退休年龄,我省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用工难题。

为此,建议:

一、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要下大力气培育提升现有企业,并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兼并重组、并购等形式整合省内优质企业,打造业内航母。要鼓励支持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动向上游种养殖业延伸产业链,带动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强化加工原料标准对上游种养殖环节的约束,进而促进加工产品品质提升,加快实现一二产深度融合发展,稳步提高农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二、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市场影响力。结合生态环境优势和产品天然安全、绿色等特点,以提升龙江农副产品整体形象和区域影响力为目的,进行系统性谋划和宣传推广。开展名企名家品牌培育行动,打好寒地黑土、非转基因和绿色有机优势牌,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公共品牌”或区域(集体)商标。公检法司和省营商局、市场监督局等多部门要协调配合,对现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商标加强保护,依法坚决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企业在省内外、境内外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政策支持,赋能企业生产力。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政策成效,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能惠及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政策,加大粮食深加工方面的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以及粮食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融资机制,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金融机构建立新型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就业明显,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要给予足额信贷支持。疫情期间,部分小规模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得到了银行一年期无息贷款,但由于农业产业利润率低,还款压力大,建议延长还款期限,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积极支持对保鲜储藏库的建设,落实对建设冷库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的有关政策,对新建设冷库和已建完冷库没有享受政策的企业给予支持。

四、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续航力。通过加强创新培育新增长点、新增长极,促进全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建设一大批成规模的产业链项目,特别是补链、强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投资拉动快速形成新增量。产品创新方向主要是轻量化、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建议将部分科技型、创新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培育重点,予以全力扶持,加速形成新增量。

五、扩大企业合作,增强发展推动力。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强强联合,采取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形式实行联合发展,加强分工合作,实行资源共享,以集团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依托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在联系国家级协会(行会)、政策研究、标准制修订、打造区域(集体)商标、合作营销、企业诊断咨询、人才培训、宣传推广、新产品展览展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走出民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抱团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