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多元共治强化技术支撑 高效高质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日期:2019-09-29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省政协常委、大庆市政协副主席  张洪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问题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推动下,我省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与全国首批试点先进地区相比,我省的垃圾分类仍存在分类处理设施不足、处理方式简单粗放等突出问题。为此建议:

一、打牢制度基础,健全工作机制

政府作为垃圾分类制度设计、行业监管、统筹协调的主体,肩负着建立制度基础、平衡各方利益、应对市场和社会失灵的职能。一是要完善制度体系。结合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出台垃圾分类地方法规,明确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各个环节的责任义务和相应罚则规定,使垃圾分类有法可依,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学习借鉴厦门、宁波、银川等先进地市经验,制定《生活垃圾治理设施规划》;推进餐厨垃圾由专业化机构处理,禁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流入畜禽养殖;按照有关规定在生活垃圾处置企业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并公开污染物排放数据。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党建引领,强化主体责任,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强化资金保障。结合城市环境保护、文明城市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增强对垃圾分类的推动引导能力;设立大宗废旧物质平准基金,健全政府收储制度,平抑市场价格,提高回收企业抗风险能力;完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探索计量化、差别化收费方式,补充垃圾分类所需经费。

二、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

与政府主导垃圾分类的运作方式相比,企业主导不仅具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带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垃圾分类,进而形成竞争与协作机制。一是要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垃圾分类和处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适合于以PPP模式引入市场主体。要合理选择项目,探索政府参与的形式、范围和程序,减轻政府负担,降低企业风险,实现合作双赢。二是鼓励企业进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具有网络化、规模化的技术经济特征。目前,我省已完成2021年至2025年拟建垃圾处理项目打捆招商。要积极组织企业与各地市对接,鼓励企业围绕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理进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推进垃圾分拣和运输网络建设。四川省广元市引入专业化公司,以“政府购买服务+合约经营”的方式在学校和居民小区建立近200个“智慧居家馆”,配备专业垃圾分类师,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网络全覆盖。建议我省加以学习借鉴,让企业成为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主体,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分类效率。

三、推动共治共享,提升参与意识

居民和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参与垃圾分类,有利于转变政府统揽公共事务的治理理念,促使社会公众从垃圾分类“被动受体”转变为“参与主体”。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使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树立保护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督促家长做好垃圾分类。借鉴银川市西夏区做法,设立宣传教育基地,让社会公众直观了解垃圾分类过程,学习废物利用知识;发挥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展示功能,科普垃圾焚烧知识,消除公众对焚烧技术和有毒气体排放的疑虑。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需要城管、教育、文化、宣传、环保、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协力推进。要加快推进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将再生资源回收向社区延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将家庭垃圾分类情况与个人信用挂钩;坚持法治德治并重,逐步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主体意识。三是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动员优势。在社区、校区、商区进行教育示范、指导监督,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崇垃圾分类“新时尚”,营造“以参与垃圾分类为荣、以准确分类为荣”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产业转型

 推进城市垃圾分类从粗放到精细,从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利用转变,要在多元共治的基础上,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一是鼓励技术创新。设立“垃圾分类处理重大科技专项”,整合行业企业、高校院所科研力量,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适合龙江实际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的研发应用。重点开发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入炉焚烧技术、餐厨垃圾热裂解气化技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甲烷减排与利用等新技术。二是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结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在垃圾产生、回收、运输、二次利用和“绿色积分”兑换等环节开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软硬件产品,促进垃圾分类智能化、便捷化;鼓励社会组织在参与垃圾分类中创新技术手段,推动技术迭代,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和信息化技术助推垃圾源头减量、智能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三是建立示范园区。选择省级试点城市辟建垃圾分类处理示范园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学习借鉴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济南巧宾生态养殖等垃圾循环利用理念,建立从餐桌到农田,从良好农田到优质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