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日期:2019-09-29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民盟黑龙江省委员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严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纯粹的农业经济已不复存在,乡镇工业、商品流通业已渗入我国严寒地区村镇的每个角落,严寒地区村镇居民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是村镇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垃圾成分日趋复杂。但是由于严寒地区村镇垃圾处理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使得生活垃圾大量堆积,与溪流、树林、池塘、农田等为伴。加之我省地域特点显著,冰封期长,气候干燥、寒冷,导致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难度相对增加。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逐渐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给我国严寒地区村镇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依据我省环境气候特点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可以采取“分类、收集、转运和后期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即:先以农户为单位就地消纳生活垃圾,再采用阶梯分类、分散收集、集中储存、集中分类处理的综合处理模式,在节省运输支出的同时减轻固体废弃物处置的负担。其操作要点如下:

1)根据垃圾是否可回收进行分类:

①可回收类:如,废纸系列、塑料系列、金属系列、玻璃系列、橡胶系列、衣料系列、纤维系列等;

②有毒垃圾:如,电池、农药等;

③不可回收类:无机垃圾包括渣土等;有机垃圾包括蔬菜叶、煤灰、瓜果皮、动物内脏、动物尸体等,其中50%的生活垃圾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2)针对不同类别进行收集:

①可回收的垃圾回收处理;

②有毒垃圾集中到镇指定的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理;

③不可回收类无机垃圾可通过铺路、焚烧及填埋等方式处理,对于灰土、草木灰等无机垃圾就地还田处理;不可回收类有机垃圾进行资源转化,处理后再回收利用。

3)生活垃圾转运:垃圾到收集站,通过预处理装箱、运输至城镇垃圾处理场(厂)或集中垃圾处理场(厂)。设备主要包括垃圾转运集装箱、垃圾转运车。转运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压缩装置:对于转运过程中运输距离大于5km的转运站,需要设立与垃圾收集量相适应的垃圾压缩装置;

②垃圾转运集装箱:容积为5-8m3左右,服务人口为小于或等于1000人,需与垃圾转运车配套使用;

③垃圾转运车:用于村垃圾转运时的专用垃圾运输工具,每辆垃圾转运车服务人口为800人,服务运输距离20km以内,垃圾转运车的吨位以3t左右为宜;

④垃圾转运站:根据居民人数设立独立的垃圾转运站,面积在100m2,可满足储存每日产生的垃圾。

4)回收垃圾的存贮措施: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期间,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在不提供额外热量的前提下,不利于有机垃圾的堆肥转化,可将分类好的能用于堆肥的有机废弃物低温存储。

5)不可回收类有机垃圾进行资源转化:

①根据人口分布,修建垃圾集中收集点,同时修建指定的垃圾堆肥点,用于易腐有机垃圾的堆肥;

②每年环境温度在10-15℃左右(4月份)开始采用低温菌快速启动好氧堆肥处理模式,对冬季储存的有机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在堆肥过程中,利用筛选获得的耐低温菌系进行初期接菌强化,实现堆肥化进程的快速启动,从而提高有机肥料的转化效率。每年4月-10月期间的有机垃圾堆肥可以根据有机垃圾数量、种类和比例及时进行常温和低温好氧堆肥化处理;

③堆肥后的产物出反应器后含有一定量的水分,需要通过烘干或自然晾干等方式使产物松散,然后根据颗粒大小进行适当的粉碎和过筛,形成质地大小均匀的肥料。根据堆肥物所含有机质量的大小,适当添加辅料,可以增强有机垃圾发酵转化成肥的肥效。处理后的肥料进行装袋、称重及密封,避免污染杂菌,可作为基肥备用于农民实际耕地。

本建议着眼于严寒地区由于低温限制造成有机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效率较低的问题,分析严寒地区典型村镇生活垃圾的特点,针对我省地域气候特点及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形式,提出“低温堆肥处理严寒地区生活有机固体垃圾”的方案,研发低温高效生物降解菌剂提高转化效率,开展微生物低温强化处理,通过微生物发酵堆肥加快有机固体垃圾腐熟,满足就地处理的原则,极大地节约了处理成本,实现严寒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并且,经过调研发现,寒区农民愿意使用堆肥的人数较多,堆肥在农村中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争取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持经济发展速度,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严寒地区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在根本意义上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商品化以及资源化,垃圾减量化节约大量土地资源,有效地解决困扰村镇发展的垃圾问题,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符合国家关于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