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人居环境改善


日期:2019-09-29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省政协常委,七台河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  石永华


今年7月,省政协赵雨森副主席带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到七台河市进行“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促进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的实地调研,我有幸参与了调研过程,下面我以七台河市为例,谈一谈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发言中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

1、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和后端资源化处理能力匹配矛盾突出。例如,我市生活垃圾产量较小(市县城区每天产出生活垃圾约400吨,而垃圾发电厂每天处理能力1000吨;每天产出医疗废物约15吨,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每天处理能力3吨),居民区内产生的高价值废物一般由居民自行销售给废物回收单位,导致可回收利用垃圾量减少,对资源化利用企业吸引力不足,后端资源化利用不易开展。二是城乡居民还没有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目前,改变居民家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难度很大。三是地方财力不足。垃圾系统化处理,从前端分类到收集、转运及后端处理都需要资金作为保障。目前,各市(地)财力都不充足,很难长期支撑。

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建立完善的治理体系。一方面是村庄保洁还没有实现常态化。例如,我市共有220个行政村,目前只有在试点的16个村配备了48名村级保洁员,主要分布在已建成的楼房区内,平房区域的村庄还没有配齐专职保洁员,生活垃圾不能实现经常性收集。另一方面是硬件设施投入不够,专用运输车辆不足和环卫设施满足不了垃圾分类的需求。二是垃圾成分复杂,分类投放能力有待提高。如何准确地分类投放,教育引导规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成效不会很大。三是长效保障体系尚未形成。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成型的村庄保洁制度、垃圾分类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车辆运行维护制度、村规民约等制度约束。

二、破解问题的对策

1、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垃圾分类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科学谋划、精心安排、全力推进,确保如期完成中央和省委的目标任务。二要成立市、县、乡、村四级领导机构,成立专班,组建专门推进办公室,强化垃圾分类、转运体系建设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并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评体系,严格考评。

2、健全保障机制,试点分类推进。一要建立垃圾日常管护机制。要制定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长效管理制度,建立常态化保障机制,在制度建设、资金保障、企业运行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运行机制。二要学习先进省市垃圾分类成功经验。要紧密结合各市(地)生活垃圾产量、成分、分布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三要试点先行、分类实施、逐步推进。要在公共机构和基础条件较好的居民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已确定的试点乡镇取得实效。四要加大舆论宣传引导力度。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支持政策。一要加大资金投入。要将垃圾治理费用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分批分级进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投入,确保在2020年底前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同时,积极探索在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村庄保洁员队伍配备及日常转运方面实行资金分担制,在国家及省资金政策支持下,不足部分由市、县、乡、村四级分担。二要整合资金。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涉农资金及各专项资金统筹起来,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三要政策扶持。采取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营模式,制定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保证垃圾治理工作的长效性。

4、集中人力物力,整治农村垃圾。按照2020年底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总体目标。一要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员队伍。政府部门要指导县(区)、乡(镇)根据村庄规模、垃圾产量、经济条件等因素合理配备村级保洁员,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二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日常管护机制。市(地)政府部门要指导县(区)制定本地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长效管理制度,明确设施维护管理责任主体;建立监管体系,健全设施设备定期维护检查制度;完善村规民约,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三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要根据各市(地)专项整治规划,按照村收集、区统筹转运、市县处理的模式,结合各级财政资金承受能力,分批启动垃圾收转运设施建设,到2020年底前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目标。

三、几点建议

一是出台垃圾分类处理地方性法规,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法制化进程。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一整套的垃圾分类处理法律法规,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出台相关政策的步伐明显快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结合我省实际从制度层面顶层设计好垃圾分类处理的刚性和约束性制度,即便于基层开展工作,更有利于推动此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二是统筹布局科学规划建设垃圾处理设施,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建议省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区域布局统筹规划的原则,谋划好各市(地)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特别是医疗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理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积极鼓励采取区域共建共享等方式集中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同时也要衡量各市(地)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的区位优势、科技水平等指标。通过建设区位中心城市大型乃至超大型垃圾处理企业,既能节省地方财力,避免重复建设,又可解决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原料不足等问题。

三是加大对地方垃圾分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资金支持,出台政策扶持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快速发展。建议我省设立垃圾分类处理政府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对行动超前、启动快、项目建设积极的地方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出台支持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城乡垃圾回收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