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
日期:2018-09-25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黑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吹响了龙江精准扶贫的号角,为省工商联、省扶贫办、省光彩会共同开展的“百企帮百村联万户”精准扶贫行动指明了方向,也为精准扶贫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增添了动力。黑龙江省工商联系统精准扶贫行动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民营企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完全可以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一、民营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总体情况

自全省工商联系统“百企帮百村联万户”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省工商联按照省委“扩大覆盖面,惠及更多贫困村”的要求,截至今年8月底,省工商联精准扶贫台账系统显示,我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户数由最初的百余户扩大到现在的788户,增长到行动开始时的近8倍。参与产业扶贫项目达到319个,产业帮扶总投入10.2亿元,受帮扶的贫困县和贫困、非贫困村511个,受帮扶贫困人口2.7万人。

二、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偏弱,发展后劲不足。在产业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普遍存在着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偏弱,各种小产业遍地开花,生产、加工、销售分散,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贫困农户收入来源大多是靠自家种植、养殖,容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销售渠道变化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是产业扶贫项目收益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的利益分配不平衡。有的贫困村虽然建设了种植、养殖项目,但也仅是通过雇佣劳动的方式解决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收入问题,没有覆盖到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带贫益贫机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是产业帮扶仍然存在覆盖面小,不够精准的问题。县域产业帮扶缺乏整体规划安排,仍然存在“撒芝麻盐”问题。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和民营企业实力比较雄厚地区与经济欠发达脱贫任务较重地区的对接缺乏渠道与平台。

四是产业扶贫政策落实不精准,扶贫项目落地进展缓慢。在扶贫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是对扶贫资金投入的时效性严厉问责以及“户贷企还”政策的“一刀切”,影响了产业项目后期的组织实施,另一方面是扶贫项目建设评审流程要求严格,层层审批把关,各方面均得同意立项,导致项目建设周期长。

三、扶贫工作建议

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政治任务,必须综合研判,统筹谋划,加大力度,才能更好的推进扶贫工作。为此建议:

(一)加强产业扶贫项目的顶层设计、科学统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采取市县统一规划,布局谋篇,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建农民经济合作社,将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创新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机制,通过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和“保底+分红”等分配方式带动贫困户。

(二)充分发挥全省民营企业帮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进行对接帮扶,打破地域界限,将全省的社会扶贫力量充分发挥。搭建脱贫攻坚任务较轻地区和脱贫攻坚任务较重地区的帮扶对接平台,跨地域的将社会帮扶力量均衡的投入到全省的精准扶贫工作上。

(三)加强产业扶贫力量的精准对接,提高产业帮扶成效。开展扶贫产业调查指导,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等产业发展状况,组织各级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精准对接企业发展和贫困村的资源条件,建设出能够稳定可持续的增收产业项目。建立起科学的产销体系,让贫困村的产业充分发展,带给贫困户更大的利益。

(四)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承担责任。一方面在有关产业项目评审流程中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妥善处理政策规定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已经充分论证的市场前景好,脱贫效果强的产业项目应加快推进,区别好项目推进过程资金暂未使用和扶贫资金闲置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