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内涵把握特征  巩固地位履行职能 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日期:2018-08-02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人民政协要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决策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因此,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以政治协商为基本任务的协商,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制度平台。

一、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明确内涵、把握特征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主要是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议政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协商主体的广泛代表性。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参加单位是各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具有广泛性;人员构成突破地域限制,具有多元代表性和民意广泛性。

第二、协商过程的公开规范性。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协商内容和程序都有规范性制度要求,协商过程是透明的,意见批评和政策建议也都是公开的,促进决策更加科学。

第三、协商形式的政治合法性。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这是对人民政协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

第四、协商目标的包容合作性。在人民政协的协商中,所有参与主体享有平等政治权利,意见可以充分发表,利益诉求可以充分表达,既要尊重多数人共同愿望,又要照顾少数人合理诉求,消融冲突,协调关系,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第五、协商成果的科学权威性。人民政协工作主体的60%以上是党外委员,他们身份超脱,所提意见建议基本客观公正。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对委员履职不具强制要求,委员们可以根据专业和关注方向深入调研、冷静思考,使意见建议更具前瞻性,从而保证协商成果的科学性、权威性。

二、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巩固地位、履行职能

第一、人民政协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与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休戚相关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曾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特殊的历史作用。本世纪以来,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定位发生一系列变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界定: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人民政协的定位是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第二、在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人民政协是传导党和国家意志的渠道和表达社情民意的桥梁。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中作用不可替代:一是调整党际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关系通过人民政协这一组织形式和机构获得制度保障。二是调节党政关系。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要职能的发挥有利于完善执政党决策、影响政府施政。三是调节社会关系。各党派、各族各界人士通过人民政协的合法渠道,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

第三、人民政协为扩大公民的有序参政提供了制度渠道,是社会政治意识整合的有效途径。人民政协是按界别为单位开展活动,这种独特的政治参与模式是对当代中国政体的一种有益补充,与人民代表大会相辅相成,起到了完善与扩大各方面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作用。同时,人民政协能够以其参与范围上的广泛性、政治上的包容性和主流政治意识的引导性,实现对社会政治意识的整合,在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目标上结成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同心同德、协力奋进。

三、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政协协商人民性

坚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人民性,必须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领导。一是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领导,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二是高举两面旗帜,围绕两大主题,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三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四是坚持反映社情民意,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坚持统战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智慧和力量。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顶层设计。一是把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纳入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布局。二是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上下功夫,为协商参与者预留充分的调研时间和素材积累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规范协商过程中的意见表达程序和协商信息反馈机制。四是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日常工作的议事环节。

第三、必须坚持扩展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范围。一是提高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作用,帮助参政党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动态调整和优化界别设置,保证弱势群体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中不缺位。三是完善政协委员培训考评机制,提升履职质量。四是完善专委会设置,开展民生问题听证会、公共论坛等,邀请群众参与发表意见;建立委员联系群众机制,使大众了解和参与民主协商。

第四、必须坚持丰富协商形式、拓宽协商渠道。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需要人民政协丰富协商形式和平台,满足多元利益主体参政需求。一是加强人民政协同其他形式协商民主的有机复合,拓展人民政协的社会对话功能。二是设立政协委员联络室、基层政协工委、政协委员社区工作站等履职机构,让人民政协进一步发挥化解各种矛盾的减压器作用。三是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手段,探索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拓展协商民主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