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日期:2018-07-01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民建黑龙江省委员会

近年来,我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进步,政府在“放管服”、提升企业开办效率、减免税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门职责不清、政策透明度不够、人才外流严重、行政干预过多、法治化水平相对较低。未来几年,我省要跟上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步伐,就要更新思想观念,变革监管理念,加快推进市场监管到行政服务的转型与变革,创新服务方式,找到企业和政府的连接端口、优化环境的有效载体,促进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从而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此建议:

一、成立一个优化营商环境的协调机构,避免职能部门间互相推诿

营商环境的根本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从量变到质变,也不是某一部门的事,是多个部门合作之功,我省仅设有发展环境整治办公室是不够的,在整治办与企业和创业投诉中心之上还需要设立一个协调机构,使其成为各部门职能联接的桥梁,可联合发改、工信、国土、商务、地税、工商、法制等职能部门成立一个协调委员会,由以上相关部门的一名主要领导担任委员,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整治办和投诉中心上报的的重要问题和重要事件,高效务实地解决营商环境问题。

二、建立一个优化营商环境电子政务平台,避免企业“多次跑”、“往返跑”及政策不明等情况

电子政务平台上需包含网上审批流程、企业信息检索、各种税费标准、国家相关政策、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解读等内容。参照浙江省的经验做法,由省级统筹,制作一套审批软件,将项目审批的相关部门都纳入平台,实现一个窗口办理、集成化办公、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让企业 “最多跑一次”。目前国家政策很好,制度红利也不少,但执行中存在问题,“最后一公里”问题尤为突出,政务平台上要做好相关政策浏览页面及解读和答疑工作,最终做到审批公开透明、政策公开透明,收费公开透明、企业信息公开透明。

三、出台一个优化营商环境的聚集人才计划,吸引、留住、培育优秀人才,打好人才保卫战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加入抢人大战,我省应利用高校密集优势,由高校申请增加本省定向定期招生名额,中短期服务我省经济发展。碍于龙江的高寒偏远,许多高水平人才不愿到龙江来定居工作,但地域差异性对部分人才也有一定吸引力,可以人才共享,建立柔性引才机制,以一定时间段固定工作补贴这样灵活的机制,吸引外省专家服务龙江经济建设。对与企业常打交道的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服务要接地气,做到有问必答、有惑必解、不属于本部门工作也要做好引导衔接等温馨服务。

四、建立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的规章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当前,政府的公权力过大,行政化的经济干预政策、领导式的政府管理模式仍然对营商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阻碍作用。法治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借鉴新加坡、香港、深圳和天津等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来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通过立法促进和保护营商环境,相关立法过程应吸引企业界的代表人士参与,产生能够保障商事主体利益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