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青少年体质提升的建议
日期:2017-09-21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省政协常委、团省委副书记 陈凯云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的体质健康是国民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多,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进返退。因此,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青少年体质提升的对策,使“大运动、大健康”的理念融入青少年体质教育全过程,是建设“健康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基本情况

根据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6》蓝皮书显示,从1985年到2014年的30年间,我国学生肥胖检出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导致高血压的不断增大。学生用眼健康形势更为严峻,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增长,乡村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更快。

由于我省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居民油脂、食盐摄入量明显过高,绝大多数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再加上居民食物结构不合理、膳食不平衡,导致我省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超重及肥胖率继续走高,而体重过低者也依然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视力不良尤其是近视比率居高不下;耐力素质持续在低谷徘徊,心肺功能不足的现象普遍。

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重文化轻体育的教育观念。多年来,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导致学生承受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多数家长持“重文轻武”、“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将学生课外闲暇时间用来参加兴趣班、补习班,致使学生和家长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重视体育锻炼和体质提升。

(二)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受我省地理环境的影响,居民饮食摄入油脂和食盐量过高,食物结构不合理,膳食不平衡。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意识的欠缺,青少年中普遍存在暴饮暴食、不吃早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另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脑、IPAD成了青少年主要的休闲娱乐工具,室外体育锻炼的活动量明显减少。

(三)学校体育课程被削减、挤占的现象较为普遍。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中小学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但随着学级的升高,学业的增加,在临近期末或升学考试时,体育课被削减或被其他科目挤占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学校和家长普遍比较重视文化课成绩,对体育课程挤占的现象也持默认态度。

(四)缺少可利用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一是政府和社会投入的群众社区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严重缺少,向公共开放的更少。学校操场在课后虽然闲置,但考虑到安全和损耗、清洁等费用,也极少对外开放。目前,公共体育投入少、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小、体育锻炼场地不足、既有的体育设施使用率不高,是制约公众运动和锻炼身体的瓶颈。二是受我省冬季高寒气候的影响,除冰上体育课外,常规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需使用室内体育场馆,而我省学校室内体育场馆的建设情况和利用情况良莠不齐,导致青少年冬季开展体育活动受限。

三、促进青少年体质提升的建议

(一)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体育锻炼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一是开展媒体宣传活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新媒体等省内主要媒体开辟健康知识普及专栏专题,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高频次播放渗透健康行动理念、发挥科普教育作用的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二是举办健康健身讲座。定期邀请健康专家学者围绕体育运动、健康生活和饮食方式等内容,结合我省百姓在健身、饮食方面的误区和不良习惯(如烟大、油大、酒大、盐大等),以进社区、进校园、电视录播、网络直播等形式开展健康健身讲座。

(二)创新体育活动形式,丰富体育活动载体,激发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兴趣。一是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结合我省特有的冰雪文化,向青少年推荐滑冰溜冰、打冰球、堆雪人、抽冰尜等黑龙江特色冰雪项目。二是将“互联网+”元素融入青少年体育活动。倡导青少年使用具有实用性的运动APP,如微信运动、KEEP,使“晒跑”、“晒步”成为一种新的运动风尚。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通过公益广告、微电影、网络直播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健康理念,传播运动健身、科学饮食知识。

(三)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一是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二是创新校园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机制,制定和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三是积极鼓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体育组织,引导自觉开展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

(四)多措并举,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一是体育部门所属的公共体育设施,包含各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中心等,应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应当与当地公众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适当错开。二是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和学校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确有服务成本开支的,以非盈利的原则低收费开放。三是符合条件的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体育场地在正常教学时间的早、晚向社会开放。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可在市民出入时提交身份证验证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