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  破解我省乳业困局
日期:2016-06-27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省政协委员、省乳业发展中心主任  王思再

 

我省地处世界公认的黑土带、黄金玉米种植带和黄金奶牛养殖带,具有得天独厚的乳业发展条件。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省已成为全国奶牛优势产区,国内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奶业也成为了促进我省农村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的主导产业。

一、我省乳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乳品加工企业产品积压,利润大幅下降。2014年以来,我省乳品企业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品积压,特别是工业奶粉开始大量积压,工业奶粉累计积压达10万吨。由于产品积压,乳企运营成本增大,流动资金短缺,进而延伸影响到生鲜乳收购环节,部分乳企开始限收拒收原料奶,个别乳品企业出现压等压价、拖欠奶资现象。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乳制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9.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税42.9亿元,同比下降13.4%,实现利润29.2亿元,同比下降24.3%

(二)原料奶价格不断下降,奶农卖奶难、收益下降。目前,我省平均收奶价已由2013年的3.76/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3.27/公斤,降幅13%;规模场收奶价格由5.5/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4/公斤,散户甚至不足3/公斤,全省奶农因此年减收28亿元。奶站数量也由3062个减少为1040个,降幅达66%。奶农交奶难,中兴牧业、现代牧业等现代示范奶牛场生产的优质生鲜乳也被限量收购,多余生鲜乳只能选择委托加工奶粉储存或低价售卖。迫使小规模散户快速、集中、大面积的退出市场。目前省内已经基本没有散户小规模奶牛饲养。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进口乳制品价格下降、数量激增。乳制品是各国重点保护的产品,进口乳制品的最高实施关税美国为95%,欧盟605%,韩国176%,日本692%,我国乳制品平均实施关税只有12%,自新西兰进口的工业奶粉关税已降至3.3%。在缺少有效关税保护的情况下,2010-201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量由74.5万吨增加到179.1万吨,年均增长19.2%,其中液态奶96%,奶粉等干乳制品12.4%。进口乳制品折合鲜奶占我国鲜奶产量比重由2010年的17.1%增加到2015年的30.8%。但是,其价格却屡创新低。 2015年进口工业奶粉的平均税后价格为22500/吨,而国产奶粉的生产成本为35750/吨,进口工业奶粉价格仅为国产粉成本的63%。在价格倒挂的情况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乳品企业逐渐放弃链条长、风险大、投资大的国内奶源培植与支持,纷纷选择使用进口奶粉复原后再生产,限收拒收本地优质生鲜乳,直接威胁到我省奶源基地的生存发展。

(二)奶牛养殖成本高、缺少国际竞争力。近几年,饲料、饲草、用工、治污、检测等成本逐年攀升,加之缺乏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导致养殖成本较高。我省散户、中小型牧场、大型牧场2015年平均养殖成本分别为3.2/公斤、3.1/公斤、3.6/公斤。而同时期的平均收奶价为2.96/公斤、3.5/公斤和4.00/公斤,导致部分奶牛养殖户出现亏损情况。新西兰2015年全年平均生产成本约为2.4/公斤,出口至我国的工业奶粉2015年到岸平均价格为17500/吨,折合鲜奶为2.18/公斤;税后平均价格为22500元,折合鲜奶为2.7/公斤。国产生鲜乳生产成本与进口工业奶粉价格形成巨大反差,国产生鲜乳在市场竞争力上明显处于劣势。

(三)复原乳营养信息缺失,侵害消费者健康性和营养性知情权。用进口工业奶粉复原后生产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配方粉,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后,其先天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进口工业奶粉经过境外加工、储存运输、报关等程序到国内再生产,保质期大大缩减,复原后生产乳制品重新标注分装日期。而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并不知道其中内情,继续购买由进口工业奶粉制作的乳制品。

三、未来趋势分析

(一)总需求有增长空间。目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水平仅占世界平均的1/3,随着国民收入持续增加以及社会人群结构的变化,人均消费量将持续提升,且农村增速会高于城镇。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奶制品人均消费量将达到40千克,年均增速为2.82%;农村居民12千克,年均增速为15.7%。同时,二胎政策将直接推动奶制品尤其是奶粉销量的增加,预计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年增量约为10%-20%

(二)国际市场生鲜乳价格将在较长时间内低位振荡徘徊。根据国际奶农联盟预计,未来5年国际奶价将进入下行通道。随着欧盟取消配额制、中新、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国内乳业将面临更大的进口压力。

(三)国内生鲜乳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空间。由于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倒逼,未来国内生鲜乳价格仍将缓步下移。而受国家玉米购销价补分离政策的利好影响,国内生鲜乳生产成本有下降空间。随着奶牛养殖规模化的进程加快,优质生鲜乳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四、几点建议

(一)尽快启动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乳业产业损害情况的调查。鉴于国外大量乳制品特别是工业粉进口已对我省乳业和农民生计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建议尽快启动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乳业产业损害情况的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积极运用WTO规则下的贸易救济措施,即“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来保护奶农利益,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作为应急措施,建议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进口乳制品特别是工业奶粉的非关税技术壁垒,限制其进口的数量。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一是建议进一步完善标识制度,在复原乳标识的基础上,同时标注所使用工业粉的生产时间。二是建议修订婴幼儿配方粉生产标准,建立生鲜乳生产婴幼儿配方粉制度,提升婴幼儿口粮质量。三是完善质量检测制度,在检测频次、指标等方面作到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同等待遇。

(三)开展以节本增效为核心的“提质增效、提产增效、节本增效、污控有效”养殖领域的“四效”工作。建议充分利用国家调整玉米购销政策的契机和我省在粗饲料及农副产品方面的资源优势,打赢这场养殖成本攻坚战,补齐产业短板。继续扶持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积极探索,走出一条规模适度、种养结合、农企利益联结紧密的发展路子。

(四)关心退出奶牛养殖业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关注退出奶牛养殖业农民的转产和生计问题,为其提供必要的再就业转产培训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防止和避免其因转产而返贫等情况的出现。